早上七点的电梯间像个“沙丁鱼罐头预备区”——你咬着包子盯着电梯数字跳,从25楼往下走,每停一层都有人挤进来,到10楼的时候已经贴在电梯门上了,后面的阿姨催“小伙子让让”,前面的小朋友哭着说“要迟到了”,等你冲出电梯的时候,公交刚好开走,只能咬着牙打出租车,钱包疼得比迟到扣钱还难受。这不是夸张,是两梯四户高层住户的“早八噩梦”。
以前觉得“人多热闹”是福气,住进去才发现,热闹变成了“闹心”。对门的叔叔把旧沙发堆在楼道转角,说“反正空着也是空着”;斜对门的宝妈把孩子的玩具车、快递箱堆在门口,夏天一开门就是鞋臭味混着塑料味,你捏着鼻子走过,心里想“怎么就不能收拾收拾?”跟物业反映,物业说“我们只能提醒”,可提醒完人家该堆还是堆,你能怎么办?
总不能天天跟邻居吵架吧?
最冤的是公摊——买的时候销售拍着胸脯说“得房率高”,拿了房本一算,105平的房子实际能用的就82平,公摊快到22%了!电梯间、连廊、楼梯间全算在你头上,相当于花了十二万买了个“公共区域使用权”,你说这钱花得值吗?
本来想给孩子装个小书房,结果减去公摊,卧室只能放张床和书桌,转身都得侧着走,更别说书房了。
户型更是“先天不足”——两梯四户的房子大多是“连廊户型”,中间户的窗户对着连廊,白天得拉着窗帘,不然对面邻居能看清你家客厅;边户的厨房对着电梯井,炒菜的时候能听见电梯上下的“嗡嗡”声,想装隔音棉都没地方贴。本来想把餐厅装成开放式,结果承重墙在中间挡着,只能做个“憋屈的小餐厅”,一家三口吃个饭都得挤着,你说闹心不闹心?
物业的服务更是“慢半拍”——上次家里水管漏了,给物业打电话,说“马上来”,结果等了两个小时,师傅才敲门,说“今天楼里有四户漏水,忙不过来”。
平时小区里的垃圾筒满了,物业要等一天才清;单元门的密码锁坏了,三天才修好,你说这样的服务,能让人安心吗?
最让人担心的是安全——上次有个陌生人跟着进了电梯,从1楼到18楼,每层都停一下,吓得我赶紧给老公发消息,直到看见他在楼下等我才敢出电梯。
要是真有个紧急情况,比如火灾,两梯四户的楼里几百号人挤着逃命,电梯不够用,楼梯又窄,你说能不慌吗?
买房的时候总想着“性价比高”,可住进去才明白,“性价比”不是光看单价便宜,是要看每天的生活舒不舒服。你花了大半辈子积蓄买的房子,天天为电梯、邻居、公摊闹心,卖的时候中介说“两梯四户的房子不好卖,得降价”,你说这不是“买了个不动产,丢了个好心情”吗?
其实买房就是买生活,与其图便宜买“两梯四户”,不如多攒点钱买个“一梯两户”或者“两梯三户”的房子——至少早上不用抢电梯,邻居不用挤着堆东西,公摊不用花冤枉钱,住着也踏实。
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
配资咨询,炒股配资官网开户,工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